作者:舌尖尝风 返回目录
来到朝堂外,官员们已经陆续到齐,众人瞧见朱祁钰来了,纷纷行礼问安。杨英豪一一回礼,眼神却在众人身上打量着,那些或老谋深算,或一脸正气的面容,在他的注视下,各有各的神态。他心里暗自思忖着:“这些大臣们,个个看着都不简单呐,日后打交道可得小心谨慎些,可不能被他们给算计了去。”
踏入朝堂,杨英豪按照记忆中的位置站定,朝堂之上气氛庄严肃穆,众人都在等待着皇帝驾临。不多时,朱瞻基在众人的高呼万岁声中登上了龙椅,杨英豪也跟着行礼,随后直起身子,目光沉稳地站在那儿,可心里却还是有些紧张,毕竟这是他第一次真正参与这大明朝的朝堂议事,“千万要稳住啊,可不能出什么岔子,得让父皇和这些大臣们看到我的本事才行。”他默默给自己打着气。
朱瞻基先是处理了一些寻常的政务,各地的赋税情况、水利工程的进展等等,杨英豪在一旁静静地听着,心里将这些与自己所知的历史一一印证,同时也观察着各位大臣的反应。
这时,礼部尚书出列,奏道:“陛下,今岁的祭天仪式筹备已有了初步安排,只是在一些细节之处,还需与各位大人商议定夺,例如祭品的种类、参与祭祀的人员规格等,皆关乎我大明国之体面,还望陛下明示。”
朱瞻基微微皱眉,看向朝堂众人,说道:“众卿家对此有何看法,都说说吧。”
一时间,朝堂上众人纷纷发表起自己的意见来,有的主张一切从简,以节省开支;有的则觉得祭天乃大事,必须极尽奢华,方能彰显大明的昌盛与对上天的敬重。
一位老臣上前拱手道:“陛下,祭天乃国之大事,关乎我大明气运,理应隆重至极,若太过简省,恐上天怪罪啊,臣以为当用最上乘的祭品,选最德高望重的官员参与,方显我大明之诚意。”这位老臣心里想着,自己在礼部多年,一直尊崇古制,祭天这般重要之事,自然是越隆重越好,绝不能失了皇家体面,也好让自己在这朝堂之上继续稳固地位。
另一位大臣却反驳道:“大人此言差矣,如今虽国势尚好,可百姓亦需休养生息,若为一场祭天耗费过多钱财,百姓负担加重,恐失民心呐,依臣之见,一切从简为宜。”他暗自琢磨着,如今百姓生活也不容易,若只想着讨好上天,不顾及民生,怕是要出乱子,自己身为朝廷官员,得为百姓说说话呀。
两人你一言我一语,争得面红耳赤,互不相让。
杨英豪在一旁听着,心中暗自思忖,这祭天仪式固然重要,可过于铺张浪费或是太过简陋都不妥当,他略作思考后,上前一步,行礼道:“父皇,儿臣有话要说。”杨英豪心里其实也有些忐忑,毕竟自己这一开口,就等于是站在了众多大臣的对立面,可又想着若不表明自己的想法,那改变朱祁钰命运的第一步可就迈不出去了,咬了咬牙,还是决定说出自己的见解。
朱瞻基见是朱祁钰,眼中露出一丝诧异,不过还是点头道:“钰儿,你且说说看。”
杨英豪清了清嗓子,朗声道:“父皇,儿臣以为,祭天仪式确实乃我朝重中之重,不可轻视。然,所谓敬天之意,更在于诚心,而非全然依赖于祭品之奢华。如今我大明虽国力昌盛,可仍有诸多地方百姓生活尚算困苦,若为了一场祭天倾尽过多财力,恐失民心。倒不如在保证庄重得体的基础上,适当精简,将节省下来的银两用在民生之上,如此,既能让上天看到父皇的仁心,亦能让百姓感受到朝廷的关怀,此乃一举两得之举啊。”说这话时,杨英豪心里七上八下的,就怕自己这番言论得不到认可,那可就尴尬了,同时又期待着能得到父皇的支持,好让自己在朝堂上初步站稳脚跟。
小技巧:按 Ctrl+D 快速保存当前章节页面至浏览器收藏夹;按 回车[Enter]键 返回章节目录,按 ←键 回到上一章,按 →键 进入下一章。